焦点日报:大家写小书,文物说中国 ——读《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》

湖北日报   2023-04-29 09:00:41

□ 林颐

文物是历史的产物,也是历史留下的印记,小器物见证大历史。2022年度“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”入围图书《十件文物里的中国故事》,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,何驽、许宏、巩文等十余人撰稿,他们是文物研究领域的学者、考古工作者或博物馆馆员,拥有长期积累的知识素养和实践经验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选择什么样的文物呢?它们应有足够的代表性,有较高的文化价值。这十件文物分别是:

陶寺遗址出土的蟠龙盘,比二里头文化更古老的龙的形象,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;

二里头遗址3号墓出土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,可以观察龙的形象这一文化因素整合的态势,可以推论国家如何组织绿松石矿料的生产和消费;

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镶嵌绿松石象牙杯,绝品配佳人,物品包含着丰富的信息,充实了商代晚期武丁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涵;

西周初年的青铜重器何尊,工艺精湛,铭文书法浑厚率意,内含周武王分封治国原则;

西周时期的青铜酒器邓仲牲尊,藏礼于器,周制见证,为认识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、礼乐制度、世卿制度、异性联姻制度等提供了实证材料;

尼雅遗址发现的“五星”织锦,是汉代卓越、精湛的丝织技术的集中体现,是丝绸之路人类文化遗产的珍贵礼物;

何家村遗址发现的镶金兽首玛瑙杯,是唐代中西方文明交流融汇的见证,而且作者由这件文物切入讲述了来通酒杯的起源与传播,可谓中国酒器文化对外交往的一部小史;

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这幅名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毋庸多言,新鲜之处在于,作者强调了张择端绘画的“艺谏”功能和北宋劝诫类题材画作流行背后的政治文化;

明十三陵的金翼善冠,关系明朝帝后的丧葬制度和服饰用具等典章制度。中国古代服饰是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;

寻觅《湘江评论》那些事,重温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,回顾中国近代历史风云。

经过以上的概括简述,想必我们都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者们选取这些文物的用心所在。前半部分的五篇文章,主要强调文物所内涵的制度建设、信仰观念、文化价值体系等。比如,辛怡华、陈亮追溯“何尊”的身世,强调了122字铭文中引用了周武王关于“宅兹中国”的说法,两位作者广引典籍,何以为尊,我有“中国”,从何尊这件文物讲起,逐渐解析了从西周迄今有关“中国”的地理概念、政治概念、文化概念的衍变。后半部分的五篇文章,也很好地运用了“小切口,大历史”的写法,呈现了汉、唐、宋、明、近代这些时间段的政治生态、社会面貌、制度特征、艺术成就等表现,巍巍中华,星河璀璨。

全书十篇文章,出自不同作者之手,经过主编统稿,基本保持了统一的风格,语言晓畅清晰,关于文物的来龙去脉,讲解得都很清楚。文物是物品,但使用物品的是人,一件文物出土,就要推论它的主人是谁,是什么样的身份地位,这很重要。所以,文物里包含的故事,比如,传奇女子“妇好”率军出征,邓仲牲尊的主人井叔家族的浮沉起落,《清明上河图》里的市井生活,都是很吸引人的。有些文章还较为生动地叙述了考古发掘的现场工作情形,发现文物时的喜悦心情,清理和保护现场,追踪被盗的文物,搜索背景资料,这些内容还原了文物工作者的日常,也是“中国故事”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

故事里的事,那是昨天的事,但是,文物里的故事仍然鲜活,昨天的故事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中国。